2007年全国电力市场分析预测报告
发布日期:2023-03-19 01:28
2006年,全国宏观经济运行之后维持了快速增长较慢、效益较好、物价较低、运营较稳的较好局面,预计全年GDP快速增长10.5%,增长速度同比减缓0.3个百分点,构建了十一五的较好开局。 电力消费 全社会用电量维持较慢快速增长,增长速度之后低于GDP。2006年,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超过28248亿千瓦时,快速增长14.0%,增幅较2005年提升0.4个百分点。其中,第一产业用电快速增长9.9%,第二产业用电快速增长14.3%,第三产业用电快速增长11.8%,居民生活用电快速增长14.7%。
用电结构由2005年的3.0:75.4:10.2:11.4改变为2.9:75.6:10.0:11.5,第二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之后提升。从逐月总计用电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来看,总体呈现出前低后低、逐月减缓的态势,全年总计增速比1~2月总计增长速度提升2.3个百分点。
2006年,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超过22519亿千瓦时,同比快速增长14.0%。 工业用电增长速度之后低于全社会用电,重工业用电增长速度之后显著低于轻工业用电。2006年,工业用电量同比快速增长14.4%,其中重工业用电快速增长14.9%,分别低于全社会用电增长速度0.4和0.9个百分点,重工业对全社会用电快速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。 低耗电量行业用电之后维持快速增长。
2006年,黑色金属、有色金属、建材和化工四大低耗电量行业用电合计快速增长17.2%,增长速度同比提升1.6个百分点。其中,有色金属用电快速增长25.1%,增长速度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;建材行业用电快速增长15.4%,增长速度同比提升2.2个百分点;黑色金属用电快速增长19.6%,增长速度同比提升1.7个百分点;化工行业用电快速增长10.3%,增长速度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。 华北、东北、西北地区用电增长速度显著减缓,南方地区用电增长速度与上年基本持平,华东、华中地区用电增长速度经常出现回升。
华北地区用电快速增长最慢,超过17.1%,增长速度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。西北地区用电增长速度提升最多,同比提升4.4个百分点,超过14.5%。
东北地区增长速度构建两位数快速增长,同比提升2.7个百分点,超过10.0%,但依然是用电快速增长低于的地区。南方地区用电快速增长12.8%,同比提升0.7个百分点。华东地区用电快速增长超过14.8%,位列各地区第二,但同比回升2.3个百分点。华中地区用电增长速度为12.1%,同比回升2.8个百分点。
分省来看,全国有25个省份用电增长速度维持两位数快速增长。用电增长速度名列前6位的分别是内蒙古(30.6%)、宁夏(24.7%)、海南(19.3%)、山东(18.8%)、青海(18.1%)和江苏(17.2%),后6位的分别是北京(7.1%)、上海(7.3%)、黑龙江(7.3%)、吉林(9.1%)、西藏(9.4%)和甘肃(9.7%)。 随着电力供需矛盾的减轻,统调电网用电负荷增长速度低于用电量增长速度。
2006年,全国主要电网统调最低负荷合计为3.86亿千瓦,同比快速增长16.1%,低于统调用电量增长速度0.2个百分点。其中,华东、华北电网最低负荷分别突破1亿千瓦。
电力生产与供应 新的投产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,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更进一步上升。2006年,全国新的投产装机容量超过1.02亿千瓦,其中水电1092万千瓦,火电8913万千瓦,核电100万千瓦。
至2006年年底,全国装机容量已超过6.22亿千瓦,同比快速增长20.3%。其中,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新的投产机组容量超过8300万千瓦(包括蒙西370万千瓦)。 全国总计发电量为28344亿千瓦时,同比快速增长13.5%。
其中,由于来水偏枯,水电发电量4167亿千瓦时,同比仅有快速增长5.1%;火电发电量23573亿千瓦时,同比快速增长15.3%。 随着供需形势的更进一步恶化,全国发电设备总计平均值利用小时数为5221小时,比上年增加了203小时。
其中,水电设备平均值利用小时数为3434小时,同比增加230小时;火电设备平均值利用小时数为5633小时,同比增加233小时。 减缓电网建设和改建,电网运送能力明显提高。
2006年,全国新的投产220千伏及以上电缆线路35145千米、逆电容量15531万千伏安。其中,国家电网公司投产26914千米、逆电容量12026万千伏安。
2006年,国家电网公司总计已完成电网投资1760亿元,同比快速增长43%;跨区电网建设总计投产交直流线路4110千米、逆电容量450万千伏安。晋东南-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样板工程动工建设;阳城电缆系统强化、三万线安装串补、陕北神木电厂送达等跨区工程如期投运;三沪直流工程提早投产。 国家电网公司大力实行提升现有电网运送能力工程,增大对现有电网技术改造的力度,到2006年年底,已总计提升各电压等级电网运送能力8500万千瓦,电网供电能力更进一步强化。 电力供需形势 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基本均衡,电力供需矛盾显著减轻。
尽管2006年仍有部分地区经常出现拉电或限电,但持续的时间一段时间,多为高峰负荷时段短时纳限电,拉电条次及拉电损失电量皆严重不足上年的4%。随着近年来电源的大规模集中于投产,供需形势紧绷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异常(高温旱季或来水特枯)以及电网输配电能力严重不足等。
局部地区电力供需依然偏紧。分大区来看,华东、华北、西北、东北地区总体电力供需平衡。
华中地区水电比根本性,受来水偏枯和电煤、天然气供应紧绷影响,不存在季节性供电紧绷;南方地区由于装机严重不足、来水偏枯等原因,电力供应依然偏紧。 分省来看,山西、辽宁、四川、重庆、湖北、西藏、广东、云南等地区供需偏紧。
山西主要因装机严重不足造成供电紧绷;辽宁由于电力市场需求快速增长、装机严重不足、局部电网卡脖子、东北主网来水偏枯等原因,电力供需紧绷局面有所激化;四川、重庆、湖北、云南等地区主要因来水严重不足、电煤紧绷而造成供电较为紧绷;广东电网由于装机严重不足、贵州电力送来出有网络阻碍等原因造成电力供需形势仍然偏紧;西藏因电力市场需求快速增长,在装机严重不足和来水偏枯的影响下,冬季供需更为紧绷。黑龙江供电能力依然富余,安徽、江苏、福建、河南、江西、甘肃、贵州开始经常出现电力富余。 充分发挥大电网优化配备资源的能力,减轻部分地区供需紧绷。
国家电网公司充分发挥大电网优势,大力推展电力市场建设和跨省、跨区电力调度,灵活性调整电网运营方式,更进一步充分发挥电网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。2006年,国家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已完成1685亿千瓦时,同比快速增长17.7%;省间电量互相交换已完成1445亿千瓦时,同比快速增长6.3%。针对四川、重庆等地区夏季相当严重旱季高温、电力供应紧张状况,及时增加川电外送来计划,的组织华中主网、西北电网向川渝电网验收;针对辽宁部分地区电力供需紧张状况,及时的组织华北向东北验收40万千瓦;针对南方电网一、四季度供需紧绷情况,的组织100万千瓦电力提供支援南方。
2007年形势分析预测 运用国家电网公司电力供需实验室研究成果,预计2007年全国GDP增长速度将高于2006年水平,快速增长9.5~10.3%,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11~12.5%,超过31300亿~31800亿千瓦时。其中,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24930亿~25260亿千瓦时,同比快速增长10.7~12.2%。
预计2007年全国追加发电装机将约9500万千瓦左右,其中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追加装机大约8000万千瓦。2007年年底,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超过7.2亿千瓦。 电力电量均衡计算出来结果表明: 2007年,通过跨区跨省电能调剂,全国各区域电网均可构建均衡。其中,华中、西北总体电力富余,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南方基本均衡。
局部地区受来水、电煤供应等不确认因素影响,仍有可能经常出现短时供需紧绷。预计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将降到4900~5000小时,上升大约220~320小时;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将降到5200~5300小时,上升大约330~430小时。 各区域电网电力供需形势: 华北区域电网 2007年,华北电网总体供需平衡。
统调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大约为5000小时。其中,山西电网一季度供需依然偏紧;京津唐、河北南网电力供需基本均衡;蒙西、山东逐步经常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。 东北区域电网 2007年,东北电网总体供需平衡,二、三季度有所富余。
统调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大约为5600小时。其中,辽宁上半年供需更为紧绷,下半年将渐趋均衡,吉林、黑龙江供大于求。
华东区域电网 2007年,华东电网总体供需平衡,一、二、四季度有所富余,三季度供需基本均衡。统调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大约为5300小时。
其中,上海、浙江供需基本均衡;江苏、安徽和福建供应能力富余。 华中区域电网 2007年,华中电网总体供需平衡有余,各季度富余电力皆多达1000万千瓦。
统调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大约为4200小时。其中,河南、江西电力富余;湖北、四川等地区不受电煤供应和来水的影响,枯水期依然有少量缺口;重庆电力供需基本均衡。 西北区域电网 2007年,西北电网总体供需平衡有余,各月电力富余容量在500万~700万千瓦,全年富余电量330亿千瓦时。统调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大约为5500小时。
其中,陕西、甘肃、宁夏电力供需基本均衡;青海富余容量较多;新疆有少量缺口。 另外,西藏地区枯水期电力供需依然紧绷,丰水期供需基本均衡。
南方区域电网 2007年,南方电网电力装机严重不足的局面将获得挽回,电力供需总体基本均衡。一季度仍偏紧绷,二季度电力供需基本均衡,三季度开始有所富余。统调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大约为5400小时。其中,广东、广西一季度电力供应依然紧绷,二季度后可基本均衡;云南、海南电力供需基本均衡;贵州富余容量较多。
2008年形势未来发展 预计2008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超过3.47万亿千瓦时,快速增长10%左右。初步统计指出,2008年,全国追加发电装机大约8000万千瓦。
2008年,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均衡有余。其中,华中电网富余容量较多;华北、西北、华东电网电力供需平衡有所富余;东北、南方电网电力供需基本均衡。
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之后降到4750小时左右,上升150小时,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将降到5000小时左右,上升大约200小时。 主要建议 优化十一五后三年的电源动工项目,减缓电源结构调整 2005年和2006年,全国新的投产机组容量分别超过7500万千瓦和1亿千瓦,初步统计,2007年新的投产机组容量将约9500万千瓦左右。三年投产2.7亿千瓦,全国装机容量年均快速增长17%,电源项目大规模投产,电力供应能力大幅度提高。
但是,在电源结构中、小火电机组所占到比重依然较高。2006年年底,全国平均值单机容量严重不足7万千瓦,单机10万千瓦及以下小火电机组占到火电装机容量的比重相似30%。关闭煤耗低、污染轻的小火电机组对于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意义根本性。
建议国家逃跑当前电力供需矛盾恶化的不利时机,强化对电源项目的统一规划和管理,减缓电源结构调整:一方面增大关闭小火电力度,另一方面减缓十一五后三年的电源动工项目替代性工作,增大高效、洗手发电机组的建设力度;同时,有助于掌控东部地区煤电建设规模,减少东部地区环保压力及环境成本,增大西部地区水电、煤电基地的建设力度,增进西电东送来,构建全国资源优化配备。 强化电网建设,增进电网电源协调发展 近期,大量新的机组的集中于投运,以及新的机组投运初期运营的不稳定性等问题,给电网的安全性平稳运营带给相当大风险,电网建设迟缓的问题更为引人注目。在减缓电网建设过程中,还不存在一些艰难,主要展现出在:一是项目核准较为艰难,特别是在是在国家施行了新的土地政策以后,电网工程项目核准可玩性减小;二是征地征地艰难、赔偿标准大幅大幅上升、施工阻碍相当严重,影响了部分电网建设工程进度,甚至导致局部电网窝电或阻碍。
建议国家针对电网项目特点,研究实施电网项目核准细则,合理修改电网项目环评、用地等支持性文件内容拒绝和核准程序,减缓电网项目核准工程进度;将电网规划划入当地发展总体规划中,在征地、征地等环节对线路走廊、站址占地面积不予优先决定;同时,强化电源、电网建设的协商,对电源项目与设施电网工程使用同时核准的方式,增进电源、电网协调发展。 高度注目电煤和燃气供应情况,防止燃料供应总量严重不足和质量上升导致出力阻碍;之后充分发挥大电网调剂余缺的起到,减轻局部地区有可能经常出现的供需紧绷局面 不受部分地区装机严重不足、枯水季水电发电能力严重不足、局部电网有限、电煤和燃气供应以及气候等不确认因素影响,今年仍将有部分地区有可能经常出现电力供应紧绷。 建议国家之后紧密注目电煤等发电能源供应问题,强化协商,研究应付措施,作好应急预案,希望把燃料供应对供电能力的制约影响减少到大于程度。针对辽宁、四川、湖北、广东等地区有可能经常出现的供需紧绷局面,要充分发挥大电网调剂余缺的起到,增大跨区、跨省电力互济的力度;针对西藏缺电局面,更进一步作好市场需求外侧管理,并减缓直孔水电站的建设工程进度。
之后前进电力市场需求外侧管理长效机制的创建,增进节能降耗 节约能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备战略意义的最重要任务。十一五期间,随着电力供需矛盾的减轻,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显著上升、电网负荷亲率上升、峰谷劣增大,客观上对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产生一定影响,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任务更为艰难。 通过电力市场需求外侧管理,在用户外侧构建移峰填谷、提升负荷亲率,发电侧则防止了频密调整机组出力和始停机,可以提升发电机组运营效率,对增进电力行业节能降耗具备重大意义。当前,市场需求外侧管理必需从过去全然掌控负荷快速增长、应付供需紧绷,尽早改以优化用电方式、提升负荷亲率、提升电能切换和利用效率。
建议国家在大力采行其他多种节能降耗措施的同时,更进一步强化电力市场需求外侧管理工作,实施涉及政策措施,创建电力市场需求外侧管理的长效机制,增进节能降耗。
本文关键词:2007,年全国,电力,市场,分析预测,报告,2006年,hth华体会全站app
本文来源:hth华体会最新网站-www.9981sc.com
Copyright © 2008-2022 www.9981sc.com. hth华体会最新网站科技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:ICP备43476104号-6